指向新高考的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语数外)——高中教学质量与高考备
所属类目 :教育资讯
发表时间 :2024-09-16
关注 :11499
基于此,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联合新课标编委组成员、高考命题专家及学科专家为全国区县高中学校体系化提供“指向新高考的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校本研修方案。方案将聚焦新高考、新题型、新变化,研究、分析最近三年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分析高考评价体系命题理念。通过全国知名专家带领高中教师专注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分析高考综合改革的新趋势,解读最新考试政策,以期提高教师命题能力,优化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最终提高校本研修能力和水平。
具体内容如下:
一、主办单位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二、项目主题
指向新高考的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语数外)
三、参与对象
面向全国区县高中学校。
四、区县高中面临的五大困难与挑战
(一)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和研究不足
教师对《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转变和人才培养导向的重大变革,对高考命题的研究分析不深。
(二)对于新高考改革的方向、考察重点和趋势理解不足,把握不准
很多一线高中教师不能掌握命题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对各种题型的分布、功能不够了解,对命题立意的深度挖掘不足,常常只关注表面的知识点考查,而忽视了命题背后的立意,对于新高考改革的方向、考察重点和趋势理解不足,把握不准,新高考怎么考、考什么、重难点在哪,教师认识模糊。
(三)备考策略及计划目标不精准,方向不明确,方法不科学
一线教师在教学和备考过程中,没有清晰地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高考命题中体现的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未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教学存在的不足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导致高考备考只是罗列计划,在高考备考复习过程中时间、方向、重难点不知如何把握准确。
(四)校本教研不足,专业度不够
区县高中学校普遍存在校本教研不足,专业度不够。多数学校只有高三教师在关注、分析高考命题,高一高二教师通常更关注、关心教材,忽略了对高考命题分析研究和反思,缺少对新课标的理解、研究及参透。
(五)与学校外界联合教研不足不深,缺乏知名专家有效系统性指导
学校往往只与周边少数几所学校进行交流合作或与名校进行偶尔的浅层次交流,没有积极拓展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联合教研,更缺乏与知名教育专家进行深度和体系化的项目式交流学习的机会。这使得教师们接触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较为局限,难以汲取更广泛的教育智慧、吸纳更好的教学经验。
五、方案特色
研究高考命题规律
一线名校名师指导
陪跑式校本化研修
模块化精准化教研
体系一站解决方案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联合命题专家、学科专家等,指向新高考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推进区县高中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校校本教研。方案将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共研命题策略与教学研究,依托专家引领、全程陪伴指导、相互交流,形成跨校、跨区、跨省联合教研机制。本研修方案将专注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分析高考综合改革的新趋势,解读最新考试政策,提高教师命题能力,优化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六、研修内容
以“专家引领、共研促进、走校访学、多向交流”的研修模式进行提升,主要聚焦以下内容进行:
▶重温新课程新教材及核心要点,准确把握新高考综合改革的主旨、重点与趋势,及各学科高考命题改革方向;参透《高考评价体系》及内涵蕴意,全面剖析高考评价体系整体特征,准确理解新高考的考查内容与要求。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的研题、讲题和命题,剖析高考命题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试题分析、复习备考与命题能力。
▶分析教材、考试的关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梳理,推进科学备考,拟定科学精准复习计划,分析各学科在教学复习中的误区及对策。
▶教材必修选修内容的处理,研究高考命题方向及趋势,深度理解新高考命题的原则、趋势、技术等实践要领,聚焦高考典型题型,探讨基于高考考查重点的备考策略、经验与方法。
(一)每月“一”主题
校本教研与研修内容工作紧密结合,紧贴日常教学工作环节,每月一主题,探究校本教研工作的“六大主题”。